管理登陆

2023经管系级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7-10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坚 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在经济新 常态下适应智慧物流、数字供应链、电商物流、国际物流等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物流行业实际操作能力, 具备物流采购、生产运作、物流项目运营、物流市场开发、连锁企业运营管理等供应链模块和智慧物流技 术、物流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电子商务等智慧物流模块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先进制造业、商贸流 通业、物流业、自贸区、海关及经济管理等行业从事物流运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智慧物流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运营及开发等问题进行 综合分析、探索,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 工作,达到相应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相关领域生产经营 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了解我国物流及供应链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国际相关惯例与规则及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态势; 认识物流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2 掌握必要的物流系统理论与运营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智能物流应用技术、信

 息管理、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等理论与方法。

 2.3 掌握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4 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结合供应链及智慧物流发展方向,具备信息处理、交通管理,共同配送,物流智能装备选型等方 面运营能力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物流支持运作综合能力。

 2.6 具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学科学习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

 2.7 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8 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物流学概论、流通学、运筹学、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信 息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电子商务、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中心运营与仿真设计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740

168

40

39

24.4%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478


24

27.5

17.2%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328

24

36

20.5

12.8%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224



14

8.7%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176



11

6.9%

小    计

1946

192

100

112

70.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53 周



48

30%

合        计

16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3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2

64



2

2

2

2

2

2

2

2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2

32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1

3

48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3

48






3





体育(一)

2

1

36

34


2








体育(二)

2

1

36

34



2







体育(三)

2

1

36

34




2






体育(四)

2

1

36

34





2





军事理论

1

2

36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创新创业基础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39

740

168

40

17

18

12

9

2

4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高等数学(二)上

1

3

60



5








高等数学(二)下

1

3

60




4







线性代数

1

2

4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3

54





3






管理学

1

2.5

40



3








物流学概论

1

2

32



2








经济学原理

1

3

48




3







统计学

1

2.5

40


16



3






流通学

1

2

32





2






运筹学

1

2.5

40


8




3





供应链管理

1

2

32







2




小    计

27.5

478


24

10

11

8

3

2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运输管理

1

2.5

40






3





物流技术与装备

1

2.5

40







3




仓储与配送管理

1

2.5

40


8






3



物流信息管理

1

2.5

40


12




3





电子商务

1

2.5

40

8





3





数据分析与挖掘

1

2

32


16





2




采购管理

1

2

32







2




生产运作管理

1

2

32








2



物流中心运营与仿真设计

1

2

32

16







2



小    计

20.5

328

24

36




9

7

7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专业前沿专题讲座

2

1

16



2








商品学

1

2

32





2






会计学原理

1

2.5

40





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1

2

32





2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1

2

32






2





市场调查与预测

1

2

32






2





市场营销

1

2

32






2





物流企业管理

1

2

32






2





国际物流学

1

2

32







2




外贸函电(双语)

1

2

32







2




网店运营与管理

1

2

32







2




门店运作管理实务

1

2

32







2




港口物流

1

2

32








2



零售管理

1

2

32








2



国际金融

1

2

32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物流成本管理

1

2

32








2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1

2

32









2


小    计

33.5

536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14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11 学分。

其中:英语专项类课程2 学分。

劳动教育2 学分。

自然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2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2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军事训练


2


2








物流企业认识实习 ()


2


2








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3




3






物流企业认识实习 ()


2





2





连锁门店运营调查


1






1




跨境电子商务模拟


1.5






1.5




企业沙盘经营模拟


1







1



物流学科竞赛项目


2.5







2.5



第三方物流模拟


1








1


物流系统应用实训


1.5








1.5


物流案例与实践


1








1


物流论文写作


1








1


毕业实习


10








4

6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41.5


5


3

3

2.5

3.5

15.5

14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2

电子商务运营模拟


1.5





1.5





智慧供应链运营仿真


1.5






1.5




报关实务模拟实验


1.5







1.5



商业营销项目实践


1.5







1.5



智能仓储及配送调研


1.5







1.5



先进制造物流规划设计


1








1


职业技能证书


1









1

小    计

9.5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48 学分(其中:必修部分应修41.5 学分,选修部分应修 6.5 学分)。


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课程模块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管理学

1

2.5

40



3








物流学概论

1

2

32



2








统计学

1

2.5

40


16



3






流通学

1

2

32





2






运筹学

1

2.5

40


8




3





供应链管理

1

2

32







2




运输管理

1

2.5

40






3





物流技术与装备

1

2.5

40







3




仓储与配送管理

1

2.5

40


8






3



物流信息管理

1

2.5

40


12




3





电子商务

1

2.5

40

8





3





数据分析与挖掘

1

2

32


16





2




采购管理

1

2

32







2




生产运作管理

1

2

32








2



物流中心运营与仿真设计

1

2

32

16







2



毕业论文

2

10










7

8

小    计

44

544

24

60










1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财 务管理、会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富有社会 责任感和法制意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 务所等行业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企事业经营、筹资、投资、管理决策等复杂问 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在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及相关领域人事 科学研究、流程设计和管理工作,达到国家要求职业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领域生产经营与组织管 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学生应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能独立或借助相关学科知识, 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财务活动。

 2.2 学生应掌握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

 沿及发展动态,具备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准确把握企业的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系统,夯实企业财务核 算能力,为企业未来的预测、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2.3 学生应掌握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和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4 学生应具备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学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

 2.5 学生应具备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6 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借助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利用大数 据对企业未来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具备企业创新决策能力。

 2.7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四、核心课程

 管理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高 级财务管理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740

168

40

39

24.4%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606


8

35.5

22.2%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272


4

17

10.6%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52



9.5

5.9%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176



11

6.9%

小    计

1946

168

52

112

7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53 周



48

30.0%

合        计

16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3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2

64



2

2

2

2

2

2

2

2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2

32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1

3

48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3

48






3





体育(一)

2

1

36

34


2








体育(二)

2

1

36

34



2







体育(三)

2

1

36

34




2






体育(四)

2

1

36

34





2





军事理论

1

2

36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创新创业基础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39

740

168

40

17

18

12

9

2

4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高等数学(二)上

1

3

60



5








高等数学(二)下

1

3

60




4







线性代数

1

2

4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3

54





3






管理学

1

2.5

40





3






会计学

1

3

48



3








经济学原理

1

3

48




3







中级财务会计(上)

1

2.5

40




3







中级财务会计(下)

1

2.5

40





3






税法

1

2.5

40




3







财务管理学

1

3

48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经济法

1

3

48






3





统计学

1

2.5

40


8





3




小    计

35.5

606


8

8

17

12

3

3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管理会计

1

2.5

40






3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

1

3

48


4




3





成本会计

1

3

48







3




高级财务管理

1

2.5

40







3




会计准则实务

1

3

48








3



高级财务会计

1

3

48









3


小    计

17

272


4




6

6

3

3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会计法律与职业道德

1

2

32






2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

2

32


12




2





内部控制

1

2.5

40






3





市场营销

1

2

32






2





审计学

1

2.5

40







3




学科前沿研讨

1

2.5

40







3




税务会计

1

2

32







2




会计专业英语(双语)

1

2.5

40








3



预算会计

1

2

32








2



管理信息系统

1

2

32








2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1

2

32








2



电子商务

1

2

32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会计专题研究

1

2

32









2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

2.5

40









3


国际财务管理

1

2.5

40









3


小    计

33

528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9.5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11 学分。

其中:英语专项类课程2 学分。

劳动教育2 学分。

自然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2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2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军事训练


2


2








会计学模拟实验


2



2







财务管理学科实践训练


1.5




1.5






社会调查


1.5





1.5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


2





2





财务管理认识性实习


1.5





1.5





金融会计仿真模拟实训


2






2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


2






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5







1.5



财经论文写作


2








2


毕业实习


10








5

5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40


3

2

1.5

6

4

1.5

14

13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2

管理决策模拟实训


2




2






会计职业能力模拟实训


2





2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


2






2




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2







2



集团 ERP 财务模拟实验


2








2


财务决策虚拟仿真


2








2


小    计

12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48 学分(其中:必修部分应修 40 学分,选修部分应修 8 学分)。


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课程模块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管理学

1

2.5

40




3







会计学

1

3

48



3








会计学模拟实验

2

2





2







经济学原理

1

3

48




2







中级财务会计(上)

1

2.5

40




3







中级财务会计(下)

1

2.5

40





3






经济法

1

3

48






3





财务管理学

1

3

48





3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

1

3

48






3





成本会计

1

3

48







3




会计准则实务

1

3

48








3



财经论文写作

2

2










2


毕业论文

2

10










7

8

小    计

42.5

368












专业应用课程模块(微专业)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会计学

1

3

48



3








经济法

1

3

48





3






财务管理学

1

3

48





3






中级财务会计(上)

1

2.5

40




3







中级财务会计(下)

1

2.5

40





3






会计学模拟实验

2

2

48




2







小    计

16

272











 注:修满该模块全部课程者,由学院发给辅修证明,辅修证明在学信网不能查询。

1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金 融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具有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应用、基本开发、维护的能力,能 够在银行、证券、保险、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科技企业单位从事金融产品的研发与管理、金融程序开发 与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金融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金融工程相关领域人事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 工作,达到金融工程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金融工程及相关领域生产经营与组织管 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扎实掌握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2.2 熟练掌握微观金融业务活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和操作实务。

 2.3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分析工具的应用,具备扎实的金融数理分析基础。

 2.4 熟悉国内外有关金融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通行规则,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5 具备从事新型银行系统、金融科技、证券/基金、保险科技、风险投资、风险管理等相关技术业务 的基本能力。

 2.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综合模拟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740

168

40

39

24.4%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534


8

31

19.4%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344


28

21.5

13.4%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52



9.5

5.9%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176



11

6.9%

小    计

1946

168

76

112

7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53 周



48

30%

合        计

16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3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2

64



2

2

2

2

2

2

2

2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2

32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1

3

48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3

48






3





体育(一)

2

1

36

34


2








体育(二)

2

1

36

34



2







体育(三)

2

1

36

34




2






体育(四)

2

1

36

34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军事理论

1

2

36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创新创业基础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39

740

168

40

17

18

12

9

2

4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高等数学(二)上

1

3

60



5








高等数学(二)下

1

3

60




4







线性代数

1

2

4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3

54





3






微观经济学

1

2.5

40



3








宏观经济学

1

2.5

40




3







金融学

1

2.5

40





3






统计学

1

2.5

40


8



3






会计学

1

2.5

40






3





政治经济学

1

2.5

40






3





财政学

1

2.5

40






3





计量经济学

1

2.5

40







3




小    计

31

534


8

8

11

9

9

3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

2.5

40





3






公司金融

1

3

48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投资经济学

1

2.5

40


20




3





证券投资学

1

2.5

40







3




国际金融

1

3

48


8





3




金融计量学

1

2.5

40








3



金融风险管理

1

2.5

40








3



金融工程学

1

3

48









3


小    计

21.5

344


28



3

6

6

6

3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金融工程专业学科导论

2

1

16



2








管理学

1

2.5

40




3







金融英语

1

2

32





2






财务管理学

1

2

32





2






金融市场学

1

2.5

40





3






行为金融学

1

2.5

40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

2.5

40






3





市场营销学

1

2.5

40






3





运筹学

1

2.5

40






3





经济法

1

2.5

40







3




财务报告与分析

1

3

48







3




应用随机过程

1

2.5

40







3




自贸区经济与管理

1

2

32







2




互联网金融学

1

2.5

40







3




投资组合管理

1

2.5

40


20






3



金融衍生工具

1

2.5

40








3



金融数据挖掘与应用

2

2.5

40


20






3



人工智能金融

1

2.5

40


20







3


小    计

42.5

680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9.5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11 学分。

其中:英语专项类课程2 学分。

劳动教育2 学分。

自然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2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2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军事训练


2


2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


2




2






金融德扑竞技模拟实训


2





2





数学软件及应用


2






2




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2






2




计量经济学模拟实验


2






2




金融工程综合模拟实验


2








2


毕业实习


10








5

5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36


3


2

3

6


14

13






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2




2






社会调查


2





2





金融仿真模拟交易系统


2






2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


2






2




量化投资分析实训


2







2



金融数学模型


2







2



学科专业实践


2







2



金融论文写作实践


2








2


小    计

16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 48 学分(其中:必修部分应修 36 学分,选修部分应修 12 学分)。


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课程模块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微观经济学

1

2.5

40



3








宏观经济学

1

2.5

40




3







金融学

1

2.5

40





3






统计学

1

2.5

40


8



3






计量经济学

1

2.5

40







3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

2.5

40





3






证券投资学

1

2.5

40







3




国际金融

1

3

48


8





3




金融风险管理

1

2.5

40








3



金融工程学

1

3

48









3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

2

2






2






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2

2








2




计量经济学模拟实验

2

2








2




金融工程综合模拟实验

2

2










2


毕业论文

2

10










7

8

小    计

44

416


16











专业应用课程模块(微专业)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金融学

1

2.5

40





3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

2.5

40





3






证券投资学

1

2.5

40







3




金融风险管理

1

2.5

40








3



金融工程学

1

3

48









3


金融工程综合模拟实验

2

2

48









2


小    计

15

256











 注:修满该模块全部课程者,由学院发给辅修证明,辅修证明在学信网不能查询。

1

金融科技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金 融科技方面的新兴前沿技术等,具有创新思维、分布式思维、大数据思维等新思维的能力,能够在投资银 行、商业银行、新型银行系统、证券系统和保险科技行业从事经济金融产品、运营、开发、管理等相关工 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与金融领域进 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与金融领域人事科 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达到高级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 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扎实掌握数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2.2 熟练掌握量化投资分析、金融风险管理、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实务。

 2.3 掌握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及应用,具备从事金融实务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

 2.4 熟练开展计算机编程,具备将科技手段应用于金融服务的能力。

 2.5 熟悉国内外有关金融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通行规则,了解金融科技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金融大数据风控、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科技、金融科技应用、金融数据 挖掘与应用、Python 开发实践、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740

168

40

39

24.4%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534


8

31

19.4%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352


60

22

13.7%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44



9

5.6%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176



11

6.9%

小    计

1946

168

108

112

7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53 周



48

30%

合        计

16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3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大学英语 A()

1

2

32

8





2





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2

64



2

2

2

2

2

2

2

2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2

32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1

3

48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3

48






3





体育(一)

2

1

36

34


2








体育(二)

2

1

36

34



2







体育(三)

2

1

36

34




2






体育(四)

2

1

36

34





2





军事理论

1

2

36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创新创业基础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39

740

168

40

17

18

12

9

2

4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高等数学(二)上

1

3

60



5








高等数学(二)下

1

3

60




4







线性代数

1

2

4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3

54





3






微观经济学

1

2.5

40



3








宏观经济学

1

2.5

40




3







金融学

1

2.5

40





3






统计学

1

2.5

40


8



3






会计学

1

2.5

40






3





政治经济学

1

2.5

40






3





财政学

1

2.5

40






3





计量经济学

1

2.5

40







3




小    计

31

534


8

8

11

9

9

3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金融市场学

1

2.5

40





3






金融英语

1

2

32





2






金融科技应用

1

2.5

40






3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科技

1

2.5

40






3





区块链金融

1

2.5

40







3




金融大数据风控

1

2.5

40


20





3




金融数据挖掘与应用

2

2.5

40


20






3



量化投资分析

1

2.5

40








3



人工智能金融

1

2.5

40


20







3


小    计

22

352


60



5

6

6

6

3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金融科技专业学科导论

2

1

16



2








管理学

1

2.5

40




3







数据结构与金融算法

1

2.5

40


20



3






运筹学

1

2.5

40






3





互联网金融学

1

2.5

40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

2.5

40






3





证券投资学

1

2.5

40







3




经济法

1

2.5

40







3




财务报告与分析

1

3

48







3




现代密码学

1

2.5

40







3




区块链智能合约

1

2.5

40


20






3



供应链金融

1

2.5

40


20






3



投资组合管理

1

2.5

40


20






3



云计算与数据中心

1

2

32


16






2



人工智能营销

1

2.5

40


20







3


金融工程学

1

3

48









3


保险科技

1

2.5

40









3


小    计

41.5

664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9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11 学分。

其中:英语专项类课程2 学分。

劳动教育2 学分。

自然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2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2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军事训练


2


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2




2






Python 开发实践


2





2





区块链金融应用实践


2






2




计量经济学模拟实验


2






2




大数据计算实践


2







2



量化投资分析实训


2







2



毕业实习


10








5

5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36


3


2

3

4

4

12

13









2

社会调查


2





2





金融德扑竞技模拟实训


2





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






2




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2






2




数学软件及应用


2






2




金融仿真模拟交易系统


2






2




数字货币综合实践


1.5







2



信息采集与网络爬虫实践


1.5







2



金融数学模型


2







2



学科专业实践


2







2



金融论文写作实践


2








2


金融工程综合模拟实验


2








2


大数据行业应用实践


2








2


小    计

25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48 学分(其中:必修部分应修 36 学分,选修部分应修 12 学分)。


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课程模块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5

6

7

8

微观经济学

1

2.5

40



3








宏观经济学

1

2.5

40




3







金融学

1

2.5

40





3






金融科技应用

1

2.5

40






3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科技

1

2.5

40






3





计量经济学

1

2.5

40







3




区块链金融

1

2.5

40







3




金融大数据风控

1

2.5

40


20





3




量化投资分析

1

2.5

40








3



人工智能金融

1

2.5

40


20







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2

2






2






Python 开发实践

2

2







2





区块链金融应用实践

2

2








2




计量经济学模拟实验

2

2








2




量化投资分析实训

2

2









2



毕业论文

2

10










7

5

小    计

45

400


40










1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二年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坚 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在经济新 常态下适应供应链管理、电商物流、国际物流等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物流行业实际操作能力,具备物流 采购、生产运作、物流项目运营、连锁企业运营管理等供应链模块和智慧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电子 商务等智慧物流模块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物流业、自贸区、海关及经济管理等 行业从事物流运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物流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 人民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 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专业能力: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运营及开 发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职业定位: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相关领域从事研究、 开发和管理工作,达到相应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相关 领域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自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 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了解我国物流及供应链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国际相关惯例与规则及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态势; 认识物流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2 掌握必要的物流系统理论与运营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智能物流应用技术、信 息管理、电子商务等理论与方法。

 2.3 掌握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4 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结合供应链及智慧物流发展方向,具备信息处理、交通管理,共同配送,物流智能装备选型等方 面运营能力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物流支持运作综合能力。

 2.6 具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学科学习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

 2.7 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8 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管理学、物流学概论、流通学、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术 与装备、电子商务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288

8

40

17

21.3%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254


12

15

18.7%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192

16


12

15%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12



7

8.8%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80



5

6.2%

小    计

926

24

52

56

7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29 周



24

30%

合        计

8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大学英语 D

1

2

32

8



3



计算机基础与 OFFICE 高级应用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1

32



2

2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17

288

8

40

14

12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学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1

2

3

4

高等数学(四)

1

3.5

70



4




管理学

1

2.5

40



3




物流学概论

1

2

32



2




流通学

1

2

32



2




经济学原理

1

2.5

40



3




物流信息管理

1

2.5

40


12


3



小    计

15

254


12

14

3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学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1

2

3

4

运输管理

1

2.5

40




3



物流技术与装备

1

2.5

40




3



仓储与配送管理

1

2.5

40

8



3



电子商务

1

2.5

40

8



3



国际物流学

1

2

32





2


小    计

12

192

16



12

2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学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商品学

1

2

32



2




市场调查与预测

1

2

32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学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港口物流

1

2

32




2



物流中心运营与仿真设计

1

2

32

16



2



会计学原理

1

2

32




2



生产运作管理

1

2

32




2



物流成本管理

1

2

32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1

2

32




2



物流企业管理

1

2

32





2


供应链管理

1

2

32





2


采购管理

1

2

32





2


门店运作管理实务

1

2

32





2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1

2

32





2


小    计

26

416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7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5 学分。

其中:劳动教育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 1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 1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

2

3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物流系统应用实训


1




1


数据分析与挖掘


1




1


物流论文写作


1




1


毕业实习


10




4

6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24



1

14

14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24 学分。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二年

2、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扎 实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实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商务谈判、外贸英语交流、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外贸企业、跨国公司、商务公司、金融机构、海关、物流企业、境外贸易机构等外 经外贸专业机构和企业,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商务咨询机构等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涉外经济管理部 门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或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领域人事科学研究、开 发和管理工作,达到相应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领域生产经营与 组织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扎实掌握数学、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中的磋商、谈判、定价、包装、运输、保险等业务原理及技术。

 2.3 掌握进出口业务活动的各项技能,具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商务沟通与谈判能力。

 2.4 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理论与技术,包括电子商务发展前沿,国内及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及交易体系, 具备电子商务运营及物流支持运作的基本能力。

 2.5 了解从事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掌握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专业知识的基本 原理及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态势。

 2.6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务实精神,使之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7 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四、核心课程

 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商品学、市场营销、外贸单证与结算、外贸函电、服务贸易 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288

8

40

17

21.3%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278



16.5

20.6%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168


8

10.5

13.1%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12



7

8.8%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80



5

6.2%

小    计

926

8

48

56

70%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29 周



24

30%

合        计

8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大学英语 D

1

2

32

8



3



计算机基础与 OFFICE 高级应用

1

5

80


40

5




形势与政策

2

1

32



2

2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17

288

8

40

14

12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高等数学(四)

1

3.5

70



4




经济学原理

1

2.5

40



3




商品学

1

2

32



2




国际贸易学

1

2

32



2




经济法

1

2

32



2




会计学

1

2.5

40




3



国际贸易实务

1

2

32




3



小    计

16.5

278



13

6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核

方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上机

1

2

3

4

市场营销

1

2

32




2



外贸函电

1

2

32




2



服务贸易

1

2

32




2



电子商务

1

2.5

40


8


2



外贸单证与结算

1

2

32





2


小    计

10.5

168


8


8

2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管理学

1

2

32



2




金融学

1

2

32



2




财务管理

1

2

32




2



国际金融

1

2

32




2



商务英语

1

2

32




2



商务谈判

1

2

32




2



国际保险

1

2

32




2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

1

2

32





2


国际物流学

1

2

32





2


自贸区经济与管理

1

2

32





2


报关实务

1

2

32





2


人力资源管理

1

2

32





2


专业前沿专题讲座

2

1

16





2


小    计

25

400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7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5 学分。

其中:劳动教育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 1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 1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  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

2

3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国际贸易实务综合模拟实验


1.5




1.5


国贸论文写作


1.5




1.5


毕业实习


10




5

5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24



1

15

13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24 学分。


1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


一、学制与授予学位

1、标准学制:二年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经 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通晓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创 新精神,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的能力;熟悉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行业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咨询或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民的应用型 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培养目标3熟悉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对相关行政管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 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行政实践能力,在行政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咨询、管理和服务工 作,达到相应执业水平。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及相关领域政策咨询与组织管 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并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及能力要求

 2.1 掌握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行政法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现代行政管理等本专业及相关学 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

 2.2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对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2.3 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 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 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2.4 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能 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

 2.5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 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主要课程


 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公共政 策学、公务员制度、电子政务等。

五、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  时  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

的百分比

总学时

其    中

实验

上机



教 学

必 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288

8

40

17

21.3%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240

16


15

18.8%

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192

8

8

12

15%

选 修

专业拓展选修课

128



8

10%

通识教育选修课

(院选课、专项课等)

80



5

6.2%

小    计

928

32

48

57

71.3%

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28 周



23

28.7%

合        计

80

100%

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大学英语 D

1

2

32

8



3



计算机基础与 OFFICE 高级应用

1

5

80


40

5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 验

上 机

1

2

3

4

形势与政策

2

1

32



2

2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2.5

4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5

40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

1

16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1

16




2



国家安全教育

2

1

16




2



小    计

17

288

8

40

14

12

2

 2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上机

1

2

3

4

组织行为学

1

2

32





4


经济学原理

1

2.5

40



4




管理学

1

3

48

16


4




行政管理学

1

2.5

40



4




政治学原理


2.5

40



4




社会学

1

2.5

40




4



小    计

15

240

16


16

4

4


3、专业应用方向必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上机

1

2

3

4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

1

2.5

40

8



4



公共政策学

2

2.5

40





4


公务员制度

1

2

32




4



行政法学

1

2.5

40





4


电子政务

1

2.5

40


8

4




小    计

12

192

8

8

4

8

8



4、任意选修课

1)专业拓展选修课




课 程

 称

考 核 方 式

学       分

学 时 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总 学 时

其  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实验

上机

1

2

3

4

专业前沿专题讲座

2

1

16



2




行管认识性实习

2

2

32




4



管理信息系统

1

2.5

40


8

2




电子商务

1

2

32


8


2



公文写作与处理

1

2

32





2


会计学原理

1

2

32




2



领导科学与艺术

1

2

32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

2

32





2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2

2

32





2


社会保障学

1

2

32




2



政府经济管理

1

2

32




2



科研实践训练

2

2

32




2



学科名著阅读

2

1

16




2



市场营销

1

2

32




2



城市管理学

1

2

32





2


社区管理

1

2

32

8




2


绩效评价方法与实务

1

2

32


8


2



员工培训实务

1

2

32


8


2



薪酬管理

1

2

32


8



2


员工招聘实务

1

2

32

8



2



劳动法

1

2.5

40





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

2

32





2


行政能力与行政素质训练

2

2

32





2


小    计

45

720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8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院选课、专项课等)


应选修的最低学分:5 学分。

其中:劳动教育2 学分。

公共艺术类课程 1 学分。

创新创业类课程 1 学分。

阅读学分(1 学分,在第 1 学年内完成)。


5、专业技术技能型实践环节



课 程

 称


内容

学 分

学 时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

2

3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

16


1



行管论文写作


2




2


毕业实习


10




5

5

毕业论文


10




7

8

小    计

23



1

14

13

应取得的最低学分:23 学分。


1